站在中國總理溫家寶的角度想一想吧。世界其它國家似乎已經達成共識:你們國家的貨幣太便宜了。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裏,投機性資金大量湧入中國,押注於以下預期:2008年6月暫時停頓的人民幣漸進式升值將重新開始。這些正在推高國內資產價格的熱錢已經夠煩人的了。不僅如此,你今年碰到的每一位外國政府高官都將喋喋不休地談論「失衡」問題——中國的貿易順差接近1500億美元,外匯儲備接近2.4兆美元——這或許會讓你覺得,作爲在匯率政策方面擁有最終發言權的機構主管,你必須得做點什麼了。但是,時機如何選擇呢?
首先,你或許應該參考一下自己的日程。3月中旬將召開一年一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NPC),這似乎是一個理想時機,可以藉此向國內民衆確認,經濟正在全速前行,因此可以開始取消對出口商的補貼——即疲軟的貨幣。但讓人不太舒服的是,這個時間與胡錦濤主席4月份的華盛頓之行離得很近。把調整人民幣匯率作爲禮物,送給近年來一有機會就譴責人民幣「被低估」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之流,或許會讓人感到難以接受。中共中央政治局是不願被看作屈從於外部壓力的。
其次,你或許應該考慮一下,在中國,制定政策不受選舉週期甚至央行時間表的限制,因此可以在能夠產生最大效力的時間出臺。最近打出的政策組合拳——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接著恢復部分銀行的貸款額度——就是個經典的例子。
您已閱讀81%(604字),剩餘19%(1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