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四國

金磚四國不再是發展中國家?

FT社評:金磚四國應意識到,隨著它們日益富裕和強大,再聚集在發展中國家旗幟下,將既不利於自己,也不利於全球經濟。

從前,它們常常被稱作「新興市場」。但後來,高盛(Goldman Sachs)將其中最大的四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放到了同一個展示盒裏,並貼上「金磚」(Bric)這個短小精悍的首字母縮寫。

以縮略語代表的這四個經濟體的發展幾乎比所有人猜想的都要好。它們共同走過了輝煌的十年,甚至相當安然地度過了金融危機,以至於四國政府已經開始舉行自己的峯會。

只要能夠管理環境和社會壓力,發展中國家的快速發展就能對所有人都有利。它有利於本國國民,讓他們的生活水準發生轉變;也有利於富裕國家,讓它們贏得廉價進口和更大的出口市場。它還有利於市場經濟的形象——向世人證明,與一些人的觀點相反,通往繁榮的階梯並沒有被抽掉。

您已閱讀38%(302字),剩餘62%(4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