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股市

Lex專欄:印度股市大漲背後的擔憂

印度股市過去12個月實現了令人矚目的反彈,升幅高達89%。但這並不是說,去年令衆多國際投資者憂心忡忡的業績可信度問題突然消失了。

一年前,印度股市一落千丈。在薩蒂揚公司(Satyam)的會計欺詐醜聞後,投資者對印度企業資訊的可信性徹底喪失了信心。12個月之後,印度股市實現了令人矚目的反彈,升幅高達89%。但這並不是說,去年令衆多國際投資者憂心忡忡的業績可信度問題突然消失了。印度企業的利潤在2003年至2008年間幾乎成長了5倍,對於這種成績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基金經理們內心深處的擔憂仍揮之不去。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的研究報告顯示,印度基準Sensex指數的30家成分股公司中,有17家爲家族所有。它們是最容易受到猜疑的公司。在這些受到牢牢掌控的家族企業中,蓄意操縱簿記的情況有多麼普遍,長期以來一直是人們猜測的話題。

正如亞洲公司治理協會(Asian Corporate Governance Association)今日發佈的報告所言,要想達到真正的藍籌市場所要求的企業治理標準,印度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儘管過去10年,印度在企業治理方面進行了大量改革,尤其是在公司董事會、獨立董事以及資訊披露和會計準則方面,但仍有一些關鍵性問題有待解決,尤其是在公司發起人(例如控股股東)責任、對相關利益方交易的監管、以及對審計職業的治理等相關領域。接受四大會計事務所的審計還不夠——在欺詐案被曝光前,薩蒂揚已接受了普華永道(PwC) 6年的審計。如果印度真心希望孟買成爲一個區域性乃至是全球金融中心,就必須確保正在進行的改革能行之有效。

您已閱讀94%(624字),剩餘6%(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