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眼

鳩山去不去南京?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中日都將2010視爲中日關係的「戰略機遇期」。在重大議題上尋找突破口,符合時代和國情的需求。

法國《費加羅報》和日本《讀賣新聞》1月6日的兩篇報導引發了軒然大波。前者「預測」,2010年中日間將會上演「和解大戲」——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將在出席上海世博會期間訪問南京。後者跟蹤表示,「如果真能這樣,鳩山將成爲第一位在任期間訪問南京的日本首相」。中國媒體也就鳩山訪問南京的訊息是否「空穴來風」展開了熱烈討論。

日本政府已經公開回應兩篇報導不屬實,「現階段日本首相完全沒有訪問南京的考慮」。之所以說「現階段」,很清楚,是因爲「將來有可能」。其實,讓日本首腦訪問南京的想法並不新鮮。有關智囊人士曾經通過內部管道向首相提出過有關建言獻策。

日本首相訪問中國重大戰爭受害區將也不是第一次。1997年9月6日,橋本龍太郎訪問位於瀋陽的「9・18」事變紀念館,成爲了戰後第一位在任期間訪問東北的總理大臣。2001年10月8日,小泉純一郎訪問位於北京盧溝橋的抗日戰爭紀念館進行獻花,表示哀悼和歉意,成爲了戰後第一位在任期間訪問此紀念館的自民黨總裁。

您已閱讀22%(416字),剩餘78%(148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