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第三眼

世間已無亨廷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誰會成爲下一個亨廷頓?誰將掌控思想的話語權並影響民衆的生活方式?

剛過去的平安夜那天(12月24日)是美國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逝世一週年。冷戰結束後的1993年,亨廷頓「預言」不同的文明之間必然衝突,撰寫了一篇論文叫《文明的衝突》,震動了世界。

亨廷頓以81歲逝世。去年的那一刻,悲傷與困惑讓我忍不住流了眼淚。對我們研究國際關係的人來說,亨廷頓是個大師,是跨越時空影響人們對現實社會認知的「大思想家(big-thinker)」。

悲痛讓我思考:究竟誰來繼承亨廷頓?在「後亨廷頓時代」,跨國家、地區、文明地影響觀念與價值觀,即影響世界公民生活方式的知識分子似乎仍未出現,至少沒有「被」發現。

您已閱讀8%(282字),剩餘92%(31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第三眼

一個日本人,用中文爲一個國際化的媒體寫專欄,試圖從「非中國人」的第三雙眼的獨特視角,解讀與中國息息相關的事件、現象和問題。 作者加藤嘉一,1984年生於日本伊豆,2003年4月「非典」高峯時來到中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畢業。自從2005月4月親歷「反日遊行」開始,在海內外媒體發表言論。2012年8月離開中國,遷往美國,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客座研究員。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