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2010

浪尖泡沫與深海暗潮

FT特約編輯沙瑪:歷史學家告訴我們,特大歷史事件不過是歷史浪尖上的泡沫,真正塑造世界的是深海潮流。21世紀頭十年,有哪些不可見的力量在無情地發揮威力?

歷史學家可能是一幫自命不凡的傢伙。他們會孜孜不倦地告訴你,十年總結不過是爲了便於回顧;而任何概括其主要特徵的說法,都可能立刻被同樣合理的對立的說法所推翻。20世紀50年代?保守黨人志得意滿的年代,也是憤青的年代。20世紀60年代呢?SuperMac和GannexMac(指哈羅德•麥克米倫和哈羅德•威爾遜兩位英國首相,SuperMac是麥克米倫的綽號,Gannex則是一種防水布,威爾遜穿過這種布做的雨衣);迷你裙和長大衣;奎因特和碧芭(兩個時尚品牌)。但是,在英國的歷史撰述中,銘刻一個十年的記憶影子的習俗,至少可追溯到19世紀的「飢餓的四十年代」,當時發生了愛爾蘭饑荒和憲章運動。艱難時期尤其容易被歸納爲某一個十年的特徵。沒有人把之後那個比較寧靜的十年(除了一、兩場克里米亞戰爭外)稱爲「祥和的五十年代」。

但最近的這個十年肯定是第一個在如何稱呼的問題上產生分歧的十年。英國用的是Noughties,而美國用的是Aughties或Oughties,就如在「主啊,我應該看到這將來臨!」中的「oughta」(應該)一樣。

您已閱讀16%(460字),剩餘84%(24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