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瑣碎的衝突

斷裂中的重慶打黑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打黑中,律師與官方互相指責,用意都在法律之外。而媒體充當宣傳工具的同時,又遭到了專業主義的阻擊。

打黑還是黑打?重慶的行動一直存在爭議。其中最響亮的質疑來自代理律師,通過他們的抗議,公衆瞭解到犯罪嫌疑人權利未能得到保障,比如會見律師時必須有警員陪同、公檢法聯合執法、未經審判就搞出打黑成果展等等。

最近北京律師李莊被重慶警方抓捕,並經《中國青年報》發表通訊稿,把這場爭論擴大到律師和記者的職業操守,事情更加撲朔迷離。打黑之初,重慶方面本來希望事情簡單化,警方雷厲風行抓人,法院三五兩下斷案,媒體異口同聲報導,民衆奔走相告叫好。但是,在過去的經驗面前,目前的社會已經變得複雜了。

首先是多年的「依法治國」口號,讓律師有了宣揚法律理性的機會。他們有的出於對專業的信仰,有的出於對生意的興趣,都對警方的行動挑三揀四,抱持法律規章,呼籲程式正義。

您已閱讀23%(318字),剩餘77%(10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瑣碎的衝突

瑣碎的人世紛爭,並不瑣碎的人生感悟。 作者長平,專欄作家,資深媒體人,曾任《南方週末》新聞部主任、《南都週刊》副總編,現任南都傳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在多家媒體開設時事及文化評論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