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7年至2007年擔任英國財政大臣期間,高登•布朗(Gordon Brown)採取的方式是剪羊毛,而不是宰羊。對於左翼有關提高所得稅最高稅率以及廢除非英國定居的外國居民稅收減免政策的要求,布朗置之不理,同時降低了資本利得稅。英國政府不辭辛苦地幫助金融城,鼓勵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通過實施溫和的監管,促進創新並保持倫敦的競爭地位。因此,外國銀行和銀行家紛紛來到倫敦。政治家將金融城譽爲知識經濟的燈塔。高級金融家歡迎政府的舉措,他們在西敏(Westminster,英國議會所在地)和白廳(Whitehall,英國政府所在地)都受到歡迎。
這場銀行業危機中斷了雙方的這種相互推崇。公共部門赤字、公衆對於銀行家貪婪和無能的憤怒,加之人們認識到溫和監管是錯誤的政策,所有這些都導致許多有利於倫敦城的標誌性政策被逆轉。資本利得稅和針對高收入者徵收的所得稅被提高,非英國定居的外國居民稅收被納入英國稅收體系。「強制主導型」監管取代了「溫和」監管。金融城的顯貴們仍前往唐寧街,但氣氛已較爲冷淡,他們被要求更多地進行傾聽。
幾個月以來,金融城無法反駁,但金融業復甦和本週宣佈對獎金池徵稅,讓金融城的不滿爆發出來。金融業協會和高級銀行家警告稱,資本和人員是流動的,如果英國金融服務環境變得比其它地方更爲苛刻,他們將會離開英國,從而導致稅收流失。
您已閱讀34%(570字),剩餘66%(108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