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報告

中國民營出版,春天還是噩夢?

北京磨鐵圖書有限公司總裁沈浩波:中國大眾暢銷書領域,民營出版商佔據90%市場份額。曾被蔑稱爲「書商」的羣體,成了「民營出版企業家」。

圖書出版市場的現狀再艱難,也一定有優秀的企業能夠脫穎而出。這個道理很簡單,這是一個大的行業,一個大的行業,就一定有做大的企業。哪怕這個行業只有20%的產品能掙錢,就一定有公司,出版的產品偏偏就在這20%裏——這需要的是能力。而且從本質上來講,圖書的需求其實是無限大的,因爲世間萬物,衣食住行,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變成圖書,而所有的人,都有潛在的閱讀需求。舉個例子,一本《明朝那些事兒》,讓多少從來不看歷史書的人成了歷史書的讀者啊;一本《貨幣戰爭》,讓多少以前從來不看財經書的讀者成了財經書的擁躉啊;一本《求醫不如求己》,讓多少以前不看書的人,從此見了中醫健康養生書就買啊;一個郭敬明,讓多少本來是不會看書的青少年,從此一本一本的買書看啊。這個行業的需求,完全是被激發出來的。出版商研發的能力越強,需求就越大。現在的問題,只是缺乏相匹配的銷售通路而已。面對這樣的考驗和可能好似無限大的需求,我看好的,一定是也只能是我所屬於的這個羣體——民營出版。

民營出版壟斷了中國暢銷書

您已閱讀13%(432字),剩餘87%(28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