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轉身難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吳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但政策調整的實際效果還有待觀察。

船大頂風浪,船小好調頭。如何在把船造大的同時,保持靈活性,正是中國經濟面臨的難題。剛閉幕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爲2010年中國的經濟政策定下了基調。會議認爲,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在這方面下功夫,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

過去的一年,經歷了4兆經濟刺激和10兆信貸擴張,中國經濟成長的「保八」的目標已經不成問題。「促進發展方式轉變」釋放的信號是,政策制定者對中國保持較快GDP成長的信心更強了,而對經濟成長質量的擔憂,取代了「保成長」的數量問題,成爲經濟政策的頭號難題。

2009年GDP高成長的背後,是貨幣供給和固定資產投資的猛增,兩者的同比增速均超過了30%。這種強力政策在拉動成長的同時,不可避免的增加了經濟出現產能過剩、資產價格泡沫、銀行不良資產成長的風險。爲了在短期內有效地遏制經濟下滑,付出這一代價或許值得,但長期看卻是不可持續的。

您已閱讀27%(379字),剩餘73%(10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