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氣候變化

氣候協定有助全球貿易

經合組織祕書長葛利亞:發達國家欲對來自未制定嚴格減排目標的國家的進口商品徵收邊境稅,這絕不是令自由貿易之門得以繼續敞開的最有效方式。

幾周之後,世界各國爲應對全球變暖達成一項國際協定的努力就將進入關鍵時刻。今年12月,世界各國將在哥本哈根召開會議,就削減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商討出一項新的協定,但各國達成一致意見的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發達國家擔心,其工業競爭力會因發展中國家在減排方面的軟弱承諾而遭到削弱。這爲本次會議取得進展的希望蒙上了陰影。這些擔心已促使法國和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的人士呼籲,對來自那些未制定嚴格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國家的進口商品徵稅。

針對進口商品徵收邊境稅的呼籲,轉移了人們的注意力,令人們忽視了一個根本問題:各國都需要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採取行動。發達國家承認,它們有責任帶頭對抗氣候變化。但它們呼籲徵收進口關稅的做法,正激怒那些急於改善本國公民生活條件的發展中國家。

那些已採取行動或正在考慮展開雄心勃勃的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府,則在國內面臨激烈的反對。這些反對基於兩大擔心。發達經濟體是排放密集型產品的主要生產國,這些國家的企業擔心,如果本國工業面臨比新興市場國家更爲嚴格的碳排放限制,那麼它們將會喪失競爭力。與此同時,政治家們擔心,本國的減排努力或許會因其它地區的增排(即所謂的「碳洩漏」)而受到破壞。

您已閱讀36%(496字),剩餘64%(8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