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鞭效應

Lex專欄:警惕「牛鞭效應」

強勁的製造業數據增加了全球經濟復甦的砝碼,但也增加了一種風險:如果製造業高估了消費者需求,可能會在明年初觸發一輪雙底衰退。

隨著強勁的製造業數據爲全球經濟復甦增加了砝碼,世界各國領導人臉上的笑容本週變得更加燦爛了。

在美國、英國、歐元區以及中國,重要的工廠採購經理人指數均出現顯著成長。在英國,製造商利用英鎊匯率低企之機實現出口導向型經濟復甦的希望,更是增加了人們的信心。不過,這種強勁趨勢也帶來了一種風險:如果企業不能爲重新擴充的庫存找到最後的買家,就會迅速削減產量,從而在2010年第一季度觸發一輪雙底衰退。

這種「牛鞭效應」(bullwhip effect,經濟學術語,指供應鏈上的需求變異放大現象——譯者注)很快就會在從尿布到釀酒等一系列行業顯現出來。假設一家逐漸復甦的珠寶商預計手錶需求爲10隻,並據此下了訂單;批發商覺察到需求的成長,因擔心庫存不足,從製表商那裏訂購了15隻手錶;再接下來,製表商將這種成長解讀爲長期趨勢,從而購入足夠製作20隻手錶的材料。最終,每個環節都會供應過剩。與預期相反的情況開始上演,訂單消失,工作崗位隨之減少。而自始至終,消費者需求可能僅僅略有成長而已。

您已閱讀56%(433字),剩餘44%(3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