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

如何避免「大崩潰」重演?

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彼得•克拉克:「大崩潰」80週年紀念日剛剛過去,人們的神經再次被觸動,過去一年間的事件歷歷在目,我們如何才能確保歷史不會重演呢?

「大崩潰」(Great Crash)80週年紀念日剛剛過去。這觸動了人們的神經,因爲就在一年前我們似乎還面臨著同樣的無底深淵。從1929年10月底華爾街股市崩盤開始,到籠罩全球經濟多年的「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一系列事件突然從歷史書籍中躍入現實,活靈活現地出現在我們眼前。悲觀主義者問,怎麼做才能讓這一切不再發生?樂觀主義者則問,我們從中能夠吸取哪些教訓,以防止一切重演?

「大崩潰」與「經濟大蕭條」之間的聯繫始終存在爭議。畢竟,在一個民主精神已經深入股權制度的社會里,無論美國投機泡沫破裂的影響多麼廣泛,它也與全球陷入大規模失業和窮困的惡性循環不是一回事。一個關鍵問題是通縮進程如何導致蕭條——即更廣泛經濟的產出不斷下降。另一個問題是,對此我們能夠做些什麼?這是一個不同的問題,因爲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沒有回放電影的選擇。

長期以來,在通常被笑稱爲象牙塔的高校裏,孤立無援的學院派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通過爭論此類問題勉強維生。大約10年前,在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這座象牙塔裏,一位經濟學家決定再版過去二十年寫作的文集。他在序言中寫道:「我想我是個經濟大蕭條迷,就像那些美國內戰迷一樣。」當這位不諳世事的人坦承自己無害的愛好時,幾乎沒有引起任何騷動。

您已閱讀32%(535字),剩餘68%(11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