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讀者們談的這個問題,人人皆知既極端重要,又高度複雜和異常敏感,是個一旦把它敞開討論就會讓很多人血壓陡然升高的話題。不過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並不是因爲2009年7月烏魯木齊市發生了暴亂死傷了很多民衆,而是源於十幾年前我在西方參加的好幾個有關蘇聯大帝國歷史和莫斯科檔案館相關資料部分解密的研討會。對蘇聯的資料讀得越多,越是在它那面鏡子上看到中國的曲折反光——注意:是曲折的而非直接的反光。
1997年初夏,我從就職的國立澳洲大學亞太研究院經香港回中國內地。當時由於香港的主權馬上要從英國迴歸中國,所以許多人都在談論中國領土完整的歷史和現實問題。在中國國內幾次非正式的小型討論會上,我提出了兩個觀察要點,當時國內的參會者聽後多半神情凝重。
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蘇聯是如何解體的?1991年蘇聯解體後,這個問題在國際上引發了無數的討論,談及各種各樣的原因,舉不勝舉。根據我所讀到的資訊,中國國內在當時較少談論的一點,就是民族政策的失敗和民族矛盾的加劇是蘇聯走向解體的最基本原因之一,至少是位列原因的前兩條。我說,蘇聯這方面的經歷和教訓極其沉重,尤其是它施行的民族區域行政體系,即以各民族爲主體的「加盟共和國」、「自治共和國」、「自治州」體系。對這些,中國必須重視和反思,走出一條非蘇聯式的新路子,從現在起採取積極前瞻的措施。
您已閱讀29%(562字),剩餘71%(13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