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

亞洲理財市場羣雄逐鹿

隨著亞洲經濟恢復高速成長,同時瑞士的銀行保密制度面臨挑戰,可能導致資產流出,許多全球及區域性銀行競相擴展亞洲私人銀行業務。

各全球及區域性銀行正競相擴大其亞洲私人銀行業務,渴望能從亞洲經濟強勁成長所創造的財富中分一杯羹,或許還想從瑞士流出的大量業務中有所斬獲。

一週之前,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行政總裁康大衛(David Conner)的心情就是如此。他當時宣佈,華僑銀行出資14億美元,收購荷蘭國際集團(ING)的亞洲私人銀行業務。

這一價格相當於上述業務管理下資產的5.8%,是荷蘭國際集團歐洲私人銀行業務售價的兩倍多。後者被出售給了瑞士寶盛集團(Julius Baer),價格是管理下資產的2.3%。

您已閱讀18%(241字),剩餘82%(11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