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

分析:中國政企分界線日益模糊

中國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就是理清國有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關係。儘管政府一直宣稱大型國企是由商業目的驅動的機構,但過去一年中,劃清政企之間的分界線已變得更加困難。

在中國,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就是理清國有企業與政府之間的真正關係。

自數年前大型企業開始海外收購以來,這裏也成爲了一片外交雷區——最明顯的例子是2005年中海油(CNOOC)競購優尼科(Unocal)一事,在美國國會引發了一場政治風暴。

北京方面一直煞費苦心地辯稱,大型國企是由商業目的驅動的機構,正在開闢屬於它們自己的道路。這種解釋有一定道理——在中國的五年計劃和詳盡產業政策的表象之下,國有集團之間的激烈競爭從未間斷,它們的行爲有時就像是封地領主,爲爭奪更多的地盤而展開決鬥。

您已閱讀17%(236字),剩餘83%(11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