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理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昨日訪華,此舉彷彿是爲了讓華盛頓保持緊張心態,免得它過於踏實,以爲自己又爭取到了俄羅斯。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在「重新調整」美俄關係方面,肯定取得了一些進展。這位美國總統已經得到一些回報,比如俄羅斯在對待伊朗的問題上採取了更爲配合的立場。但是,在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Hillary Clinton)訪問莫斯科之際,普丁對北京的訪問突顯出,俄羅斯有著其它的選擇。
的確,俄羅斯昨日忙著與中國方面簽署數十億美元的貿易協議,還揚言最終將用人民幣或盧布、而非美元來結算雙邊貿易。普丁將出席上海合作組織的總理會議,一般認爲,該組織的宗旨是把美國勢力趕出中亞。2005年,烏茲別克把美軍從該國的一個軍事基地趕了出去。在俄羅斯的策劃下,今年2月吉爾吉斯斯坦也向美軍下達了驅逐令,不過這一決定暫時已被推翻。
這種趨勢使一些人得出結論,認爲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威權國家找到了共同的目標。確實,中亞的新一輪「大博弈」似乎沒有朝著有利於華盛頓的方向發展。然而,有關中國與俄羅斯利益匯合的說法,也有些言過其實。讓華盛頓放心的是,事實上,莫斯科與北京更大程度上仍是對手,而非合作伙伴。與俄羅斯經濟不同,中國經濟仍在高速成長。最近中國展示了實力,在哈薩克以及中亞其它國家達成多宗大額油氣協議。今年12月,土庫曼將開始通過一條新管道向中國輸送天然氣。莫斯科對於中國在中亞的影響力仍有著深深的疑慮,在俄羅斯眼裏,中亞是自己的「特權利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