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正順風前進,在十一慶祝成立60週年(這是中國日曆上最重要的一天)之際,人們很難不對一個偉大文明躍躍欲試的壯觀場面感到敬畏。不久,中國將超越日本,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還有人預計,按購買力平價計算,10年內中國將超越美國。同樣重要的是,中國恢復了自信,在長達150年的殖民恥辱、內亂和貧窮中,中國曾經失去這種自信。中國主辦了奧運會,它正讓全世界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搶購全球石油儲量,並對亞非洲衆多國家施加影響。中國提出了結束美元作爲國際貨幣的想法,這顯示在中國看來,美國優勢地位的日子不長了。
60年前,很少有人相信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會取得如此成就。共產黨的生存歸功於它的適應能力。毛澤東曾數次把國家領進死衚衕,大躍進期間,饑荒造成數百萬人死亡,文化大革命期間,數百萬人遭到殘酷迫害。鄧小平放寬了國家對經濟的管制,中國釋放出非凡的潛力。但是,共產黨從來沒有放鬆對權力的控制。當天安門廣場學生示威有可能引發大範圍反叛時,鄧小平毫不猶豫地派兵鎮壓。
十一的慶祝場面令人敬畏,但也散發出一種自負的意味。在反覆播出的歌頌偉大中國的歌曲中,一首歌詞包括:「向前向前向前!我們是一隻不可戰勝的力量。」然而,中國領導層知道,外表是不可信的。中國經濟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穩固,它靠政府投資推動,但這是不可持續的。中國經濟成長過於依賴稀缺的能源和水資源。在釋放致富能量的同時,中國仍有幾億人被拋在了後面,形成持續的、對社會穩定的威脅。
您已閱讀76%(609字),剩餘24%(19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