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

Lex專欄:滙豐CEO東遷

滙豐執行長紀勤遷至香港,表明滙豐銀行把新興市場放在業務議程的頂端。這不僅會令東道主中國滿意,也具有商業意義。

去東方吧,年輕人!不是因爲滙豐銀行(HSBC)需要什麼鼓勵:該行於1865年在香港和上海開始了自己的生命歷程,爲中國與歐洲之間的貿易提供融資服務。自那以來,滙豐一直是該地區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即便其管理層於1992年收購米德蘭銀行(Midland Bank)時遷到了倫敦。2002年,該銀行將總部從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遷往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是東退的一小步。而其執行長紀勤(Michael Geoghegan)明年2月遷至香港,則是東退的一大步。

他的遷移會令滙豐的中國東道主在各方面都感到滿意。但它也反映了貿易和投資重心從西方向東方的根本性轉移——20國集團(G20)從8個成員國擴展至包括新興市場國家的20個成員國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紀勤想成爲這一轉變的守門人。此舉同時也具有商業意義:在滙豐上半年未扣除減損支出的淨收入中,亞洲就貢獻了近四分之一。

其它銀行已紛紛將部門主管派往香港,但滙豐派遣CEO的舉動表明,它已經把新興市場放在議程的頂端。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該行已經對倫敦日益增強的政治與監管壓力感到疲憊。對沖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它金融機構可能會經不起誘惑,遷往更友好的環境,但滙豐會繼續將法定註冊地和稅基留在英國——該行超過一半的投資者都在這裏。

您已閱讀72%(548字),剩餘28%(2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