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

Lex專欄:滙豐和巴克萊苦盡甘來?

儘管不良債務成長迅速,巴克萊和滙豐上半年都表現出色。更能帶來希望的是,兩家銀行認爲,投行業務能夠持續貢獻強勁的收入。

巴克萊(Barclays)和滙豐(HSBC)的逃跑委員會可以鬆一口氣了。它們逃脫了,而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和駿懋銀行集團(Lloyds Banking Group)則深陷不良貸款的困境,至今仍留在英國政府的隔離病房內。巴克萊上半年利潤成長10%,至近30億英鎊;滙豐的利潤儘管下降了一半,但仍有50億美元。兩家銀行都嚴重依賴於投行部門打下基礎,彌補其它部門更高的不良債務支出。

這些不良債務成長迅速。今年上半年,巴克萊的不良債務陡增近90%,至46億英鎊;滙豐飆升近40%,至139億美元。兩家銀行都已採取了預防性行動。巴克萊去年向海灣投資者募集資金,以支撐其股本。今年,它變賣了傳家之寶:出售巴克萊全球投資者(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簡稱BGI)將使其核心一級資本比率升至8.8%。與此同時,被美國消費金融業務戳傷的滙豐,今年4月通過鉅額增發籌集了178億美元資金。它的資本比率目前與巴克萊持平。

不過目前,創造資本仍然是投資銀行部門的專職。與美國同行一樣,債券和外匯交易競爭減弱及客戶流穩定,讓兩家銀行都受益匪淺。正在整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美國業務的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擴大了它的債券發行業務,幾乎使利潤成長了一倍至10.5億英鎊。滙豐上半年則有創紀錄的表現。它的投資銀行業務實現利潤63億美元,比2007年全年的利潤都多。

您已閱讀73%(623字),剩餘27%(2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