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政治都是地方政治,哪怕牽涉到全球貿易。在向中國鋼管徵收關稅後還不到一週,美國又對中國產輪胎加徵懲罰性關稅,導致中國政府迅速作出回應。但是雙方的政治姿態大多是做給國內民衆看的,不太可能升級。
貿易爭端通常是爲狹隘的產業利益服務的。在這場輪胎爭端案中,甚至連美國製造商都反對此項控訴。案中涉及的低端輪胎幾乎無力與美國國產輪胎競爭,而且一些受影響的中國工廠實爲美國公司所有。對鋼管和輪胎加徵關稅,都是爲了安撫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nited Steelworkers union)——歐巴馬(Obama)政府的重要支持者,醫療保健改革立法中的同盟軍。
緊張的股市一時看到了《斯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的陰影。1929年經濟崩盤後不到一年,美國實施了這項災難性的關稅法,對國際貿易癱瘓發揮了助推作用。在雷曼兄弟破產一週年之際,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爆發貿易戰爭的可能性讓人不寒而慄。但總體而言,保護主義並不是此次經濟衰退的一個特徵。
您已閱讀63%(424字),剩餘37%(2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