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高考「獨木橋」怎麼改?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爲FT中文網撰稿:政府要真正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完善教育投入的穩定成長機制。

最近,高考改革又一次成爲熱點問題。許多媒體報導,在即將出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中,對高考改革已經拿出了幾個方案。

高考問題廣爲關注,與教育的供需矛盾有密切關係。中國人口衆多,大多數家庭又是獨生子女,教育資源目前還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特別是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民羣衆對教育的期望值越來越高,要求接受優質教育的需求也更爲強烈。今後一段時期,羣衆對於教育尤其是優質教育的強烈需求和教育資源供給不足的矛盾將是教育面臨的突出問題,衆人爭過「獨木橋」的高考競爭還會在一定時期內存在。

驅動學校追求升學率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國自實行科舉選士制度以來,讀書、考試、做官就三位一體發揮作用,讀書與考試成爲出人頭地的唯一途徑。這種經千年歷史積澱下來的文化傳統形成了強烈的慣性,塑造了中國特定的考試價值觀。當然,我們考試製度與升學方式的單一化,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的現狀。

您已閱讀16%(405字),剩餘84%(21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