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國航(Air China)將其在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的持股從17.5%增至29.99%的決定,有兩種解釋。
國有的中國國航希望投資者相信,此筆63億港元(合8.10億美元)的交易,是對資金的理智運用。從純經濟角度看,此言不謬。國泰航空的股價不算高——正如花旗集團(Citigroup)所指出的,其股價爲賬面價值的1.2倍,略低於12年平均水準。相對於上週五收盤價的溢價只有11%,不算苛刻,這反映出賣方中信泰富(Citic Pacific)的脆弱狀態。而自2002年以來,國泰的平均股本回報率比國航高出三分之一。
但是,增持國泰航空股份,與中國國航成爲一家國際超級航空公司的長期雄心並不合拍。國泰航空仍在太古股份(Swire Pacific)的牢牢掌握之下,太古股份也購得國泰2%股份,使其在國泰的持股比例增至42%。以北京爲基地的中國國航,本來有意與上海的東航(China Eastern)合併,從而在中國內地的兩大關鍵市場取得壓倒性地位,並獲得真正的全球成長平臺。東航現在正與上海航空(Shanghai Airlines)合併。與其買入國泰股份,國航現在應該在反彈中的國內市場加大競爭力度。
您已閱讀69%(509字),剩餘31%(2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