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軍隊撤出;外國石油人士入場。伊拉克人可能擔心,他們的能源資源會遭到賤賣,但他們無需憂慮。昨日拍賣期間,8個油氣田的經營權條款是如此苛刻,以至於其中2個油氣田竟然找不到投標者。魯邁拉(Rumaila)巨型油田的拍賣幾乎流標,最後英國石油(BP)介入,同意超出每日120萬桶石油的開採量只收取每桶2美元的較低報酬,爲先前所要求報酬的一半。
就此而言,伊拉克肯定得到了一筆劃算的交易。如果BP把魯邁拉油田的日產量提高到170萬桶,那麼該公司每年將得到3.65億美元的報酬,約爲年收入的千分之一。套用BP在其它地方的利潤率,則稅前利潤可能達到4000萬美元,儘管這還沒有計入伊拉克較高的成本,尤其是在保安方面。即便BP把魯邁拉油田的產量提高一倍以上,達到自己設定的每日285萬桶這一令人頭暈的目標,該公司每年也只能賺取1.20億美元,約佔預期集團利潤的0.6%。反過來,伊拉克則可以把石油產量提高75%,而且無需拿出任何資本冒險。
對於外國的大型石油公司,或者中國的中石油等國有公司來說,這是值得付出的代價。在提到伊拉克的總儲量時,人們往往援引1150億桶這個數字,即該國擁有世界第三大石油儲量。但這個數字是根據30年前的地震勘探數據得出的。完全有可能在伊拉克再找到1000億桶的儲量,使該國的石油總儲量達到沙烏地阿拉伯的水準。不同尋常的是,伊拉克人的利益與全球石油消費國的利益也是相符的。雙方都希望提高產量,巴格達的目標是到2015年把石油產量提高一倍以上,達到每日600萬桶。對歐佩克(Opec)來說,這可能帶來問題。雖然伊拉克是該組織的創辦成員,但自1998年起,該國就不受任何有約束力的配額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