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紀事

「激揚」編輯部的故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坐在戈雅咖啡館的露天平臺,這些中國地質大學的學生,就像他們編的刊物一樣,純真、乾淨、有朝氣、也充滿困惑。

星期天的下午,我在櫻園旁的戈雅咖啡再次遇到到這個圓圓臉、笑容甜美的姑娘,與她的幾個同學。兩天前的夜晚,演講結束時,她將幾份報紙塞進我的手中:「這是我們編的報紙,想和您談談。」

他們不是武漢大學的學生,來自不遠處的中國地質大學。報紙的名字充滿了他們認定的青春情緒——激揚。在入睡前隨手翻閱時,我發現它比我想像的有趣得多。從14年前進入大學到現在,我早已習慣了校園報紙與刊物的幼稚和軟弱,它們與大學內公共生活的不斷劣質化緊密相關。教育者有意讓實用主義和娛樂化大行其道,以削弱青年的精神力量,完成非政治化的過程。歷史充滿了嘲諷,曾經作爲主要的變革力量出現在20世紀舞臺上的青年學生,到了21世紀徹底退出了公共舞臺,他們淪爲社會新聞和經濟新聞的一個註腳,他們找不到工作,他們去賣豬肉,他們集體開網店,他們出賣青春……武漢大學內的資訊公告欄說明了這種轉變,在一個岔路口的公告欄上是關於「新聞小姐」與「新聞先生」的評選活動,青年人把自己塞進西裝和套裙,展露著職業性的笑容,急切的要成爲既有遊戲規則的一部分。而在另一處公告欄上,是連成一片的補習班小廣告,關於雅思、TOFEL、研究生考試,偶爾還有幾張來自一家論文發表機構,它宣稱只要付幾千塊錢,就可以在覈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幫助你獲得更好的職業前程……

但這份報紙與衆不同。它16開大小、12版、一版的跨欄照片——看得出,它是對《新京報》、《南方都市報》還有《南方週末》的摹仿。也看得出,他們想摹仿不僅是形態,還有批評精神和關懷意識。在紅色的報頭「激揚」上,是他們的口號——敢想、敢做、敢承擔。4月10日這一期的最重要的兩條新聞是校園內三家並存的駕校的混亂狀態和對宿舍保潔員的調查報導。「她們,是每個學生最熟悉的陌生人;她們,每天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卻又被我們忽略。一句話,可以使她們暖心;一個決定,也可以觸碰到她們的生存底線」,在新聞標題下,是這樣兩行的導讀。評論與文化,佔據了12個版面中的大部分篇幅,其中既有對《中國不高興》這本書的批評,又有知名學者徐友漁、肖功秦對當下中國的反思。大部分撰稿人都來自本校,是三四年級的學生,他們談論臺灣的命運、鄧小平時代,甚至回憶了張志新的故事,思考未必成熟,卻帶著一份執著。最有趣的,仍是他們對於大學現狀的批評。他們抱怨校園內的官僚氣息的滋生,以阿寥莎的名義回答同學的困惑,還刊登了這樣一幅諷刺漫畫——兩個女生在看宿舍樓道的廣告欄,上面寫著「華仁情東方麗人醫院 早孕檢測 腹部黑白超」——婦產醫院的廣告正取代原來的公益廣告……

您已閱讀31%(1049字),剩餘69%(23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中國紀事

跟隨作者足跡,遍遊世界東西十萬裏;追蹤作者思緒,縱論中國上下五千年。 作者許知遠,200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電腦系,曾任《經濟觀察報》主筆,《商業週刊/中文版》執行主編。現爲獨立作家,已出版作品《那些憂傷的年輕人》《中國紀事》和《醒來》《僞裝的盛世》《抗爭者》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中東期待沙烏地阿拉伯制衡川普

阿拉伯國家希望穆罕默德王儲和美國當選總統川普的密切關係能夠緩和川普政府的中東政策。

投資者押注防務支出增加,Palantir成爲「川普交易」贏家之一

彼得•蒂爾創立的數據公司的最大客戶是美國政府,自川普本月當選以來,其市值增加了230億美元。

Lex專欄:成長來之不易,雀巢前景平淡

要實現其成長目標,這家瑞士集團需要增加行銷投資。

Lex專欄:便宜商品是沃爾瑪股價上漲的基礎

沃爾瑪通過吸引高收入顧客和增加其他收入來源,出色地應對了經濟不景氣和通膨帶來的挑戰。

Lex專欄:奢侈品品牌寄希望於自己的美國夢

奢侈品在美國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可能爲該行業提供新的成長跑道。

諾和諾德準備下一代減肥藥的試驗結果

這家丹麥公司預計,最新數據將顯示CagriSema可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減輕25%的體重。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