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歐洲經濟

Feeble domestic demand is a chronic European ailment
經濟危機爲何重創歐盟?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一場始於美國的危機,爲何令歐盟遭受如此重創?從歐盟自身四大弱點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Why has the European Union suffered so badly in a crisis that began in the US? The answer is to be found in four weaknesses: first, Germany, the EU's biggest economy, is heavily dependent on foreign spending; second, several western European economies are suffering from post-bubble collapses in demand; third, parts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re also being forced to cut spending; and, fourth, European banks proved vulnerable to both the US crisis and to difficulties nearer home. Given these realities, recovery is likely to be slow and painful.

一場始於美國的危機,爲何令歐盟(EU)遭受如此重創?我們可以從歐盟自身的四大弱點中找到答案。首先,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德國——嚴重依賴外國支出;其次,幾個西歐經濟體正飽受泡沫破滅後需求驟降的折磨;第三,中東歐部分國家也正被迫削減支出;第四,事實證明,無論是在美國的危機、還是在更臨近本土的困難面前,歐洲各銀行都十分脆弱。考慮到這些現實情況,經濟復甦過程可能會是緩慢而痛苦的。

您已閱讀8%(739字),剩餘92%(831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