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始於美國的危機,爲何令歐盟(EU)遭受如此重創?我們可以從歐盟自身的四大弱點中找到答案。首先,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德國——嚴重依賴外國支出;其次,幾個西歐經濟體正飽受泡沫破滅後需求驟降的折磨;第三,中東歐部分國家也正被迫削減支出;第四,事實證明,無論是在美國的危機、還是在更臨近本土的困難面前,歐洲各銀行都十分脆弱。考慮到這些現實情況,經濟復甦過程可能會是緩慢而痛苦的。
根據最新的普遍預期,預計歐盟經濟今年將萎縮3.6%,歐元區萎縮3.7%,而預計美國經濟僅縮水2.9%。如此看來,危機對節儉者的懲罰,要比對恣意揮霍者更爲嚴厲。這似乎太不公平了。但事實並非如此:節儉者要依靠揮霍者。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春季經濟預測中發表的評論抓住了問題的癥結:「由於出口通常是歐元區商業週期中率先復甦的部分,出口前景是關鍵。」歐元區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復甦爲何要依賴於外部需求呢?我們可以從德國身上找到答案。歐盟委員會預測,今年德國經濟將縮水5.4%,其中五分之三要歸咎於淨出口的下降。
您已閱讀20%(456字),剩餘80%(18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