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

Lex專欄:強勢美元今安在?

美國如果想要享有「過度特權」,強勢美元無疑符合美國利益,但隨著美國預算赤字高漲,債務水準上升,這一優勢面臨著最重大的挑戰。一旦被揮霍掉了,美元的特殊地位將一去不復返。

曾幾何時,尼克松政府官員可以譏諷地說:「美元或許是我們的貨幣,但那是你們的問題。」這種日子早已成爲過去。同樣逝去的,似乎還有蒂姆•蓋特納(Tim Geithner)今年1月指責中國操縱貨幣時所表現出的那種自信。此後發生的諸多事件迫使這位美國財長將目光放到了國內。美元貿易加權匯率自今年3月創下3年來最高水準後已跌去10%,促使蓋特納上週表示,他的「基本職責」是實施相關政策,讓人們「對我們的貨幣、對我們將維持強勢美元」保有信心。

美國若想享有法國前總統瓦勒裏•季斯卡•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所說的「過度特權」,那麼強勢美元無疑符合美國的利益。然而,隨著美國預算赤字突破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3%,無資金準備的債務達到GDP的4倍,美國大量開具全球儲備貨幣「欠條」的資金優勢如今面臨著最重大挑戰。債券基金經理比爾•葛洛斯(Bill Gross)謹慎地認爲,美國距喪失AAA評級已爲時不遠了。甚至有人提出了「美國比索」(American peso)的說法。

舉例來說,中國已明確表明,美聯準(Fed)印鈔購買美國國債的決定是一個「政策錯誤」。外匯儲備高達2兆美元的中國政府,已採取了一些自衛舉措。過去8個月,中國不斷增加短期美國國債相對於長期國債的購買量,這樣,萬一美聯準的定量寬鬆政策產生回火,中國也能免受債券收益率上升的影響。在此期間,兩年期與10年期美國國債的息差急速擴大。

您已閱讀79%(607字),剩餘21%(1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