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關係

在金融危機中緩和的臺海關係

最近,中國政府放棄反對臺灣參加世衛組織大會的長期立場,中國移動提出收購遠傳電信12%股權,擱置10年之久的兩岸正式雙邊談判重新啓動。兩岸關係真的緩和了?

這是一次極不尋常的會面。5周前,在臨近大陸海岸線的小金門島的海灘上,兩位政府官員抱著修和的目的見面了。這是金門縣縣長李炷烽和海峽對岸港口城市廈門市市長的會面,海灘旁淺淺的海牀上插著鋒利的長矛。經過簡短的交談,兩人決定移除這些長矛。

金門島離廈門僅有5公里之遙,如今由臺灣當局管轄。海里的長矛是在53年前豎起來的,目的是防止大陸的水陸兩用突擊艇登上金門島。甚至就在一年前,要清走這些長矛從政治上來說還是不可能的,但如今它們要爲今年夏季首屆臺灣海峽游泳比賽讓路。「過去,我們把自己關在這些鐵欄杆中,在金門周圍豎起了一道鐵幕,」李炷烽表示。「你不讓別人進來,但更糟糕的是你自己也不能出去。現在時代不同了。」

今年4月底發生的事情凸顯出時代究竟有多麼不同。首先,北京放棄了反對臺灣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大會的長期立場——爲臺灣近40年來首次參加聯合國(UN)會議創造了條件。然後,大陸國有企業中國移動(China Mobile)提出收購臺灣行動運營商遠傳電信(Far EasTone) 12%的股權,將成爲大陸對臺灣上市公司的首筆投資。

您已閱讀17%(464字),剩餘83%(23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