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外匯儲備

中國與美元陷阱

中國近2兆美元外匯儲備中,逾三分之二爲美元資產。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就此呼籲改革國際貨幣制度。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對周小川建議的解讀是,中國承認自己已跳入了一個美元陷阱。

中國近2兆美元的外匯儲備中,逾三分之二爲美元資產,因此美國和中國由於其金融上的相互依賴性而受到責難。最近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演講中呼籲改革國際貨幣制度,對美元疲軟的擔憂被視作其背後的原因所在。

周小川提議基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創造一種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實施基於規則的發行和可調節的供應總量,並強調了發行和供應「超脫於任何一國的經濟狀況和利益」的重要性。

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對此篇演講的解讀是,中國承認自己已跳入了一個美元陷阱。中國的出口導向型成長模式意味著,當全球貿易出現目前這種內爆時,中國就會進口失業。與此同時,維持匯率低估所導致的外匯儲備累積,使中國很容易受到美元暴跌的衝擊。而中國若想對儲備進行多樣化調整,降低美元比重,必然會引發美元貶值。

您已閱讀51%(357字),剩餘49%(3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