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多數時間裏,上海股市是全球表現最佳的股市。但是,外國人很難進入這個股市,而中國內地人士除了上海股市以外沒有什麼其它投資管道:中國金融市場仍是封閉、不透明和欠發達的。上海真能從這種初級的底子出發,奉北京之命,到2020年把自己轉變成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嗎?
很難在上海找到願意爲此押注的金融專業人士。「你都不能這個市場上賣空,」某家外國投資銀行的一名分析師煩惱地表示。北京在去年末宣佈,它將在有限基礎上推出融資融券交易——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時許多西方證交所正採取暫停或限制賣空的措施。但自那以來,什麼都沒有發生。這已成爲一個規律:北京宣佈它已準備好推出這樣那樣的金融創新,然後就沒有了動靜。
金融期貨是最顯眼的實例:雖然宣佈這種創新時聲勢浩大,但迄今仍未落實。上海在近三年前就成立了金融期貨交易所,但迄今仍未交易任何產品。官員們表示,他們預期交易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但是,以前也曾有人預計,上海股指期貨交易即將啓動,但此後並未成爲現實。
您已閱讀26%(417字),剩餘74%(11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