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外得到的收益就是紅利。從歷史上看,許多投資者已經發現,持續、漸增的紅利形式的現金支付不僅帶來了當前的收入,而且還支撐了長期的股權回報。不過,許多投資者認爲,市場對公司的持續評估是以它們的自身能力爲基礎,而不是不斷增加紅利支付的能力和記錄。
上述觀點已經導致美國的收益導向型投資者主要投資於紅利支付型公司。一個越來越明顯且令人痛苦的事實是,這種觀點已經將許多投資者的紅利收入置於不必要的風險之下。
奇異公司(GE)、花旗集團(Citigroup)、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輝瑞(Pfizer)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有何共同點?它們都曾擁有良好的紅利支付記錄,並且都曾位列2007年標準普爾500(S&P 500)前10大紅利支付公司之列。
您已閱讀22%(339字),剩餘78%(11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