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如果中國不買美國國債

美國凱斯勒投資顧問公司CEO凱斯勒:在對美國赤字開支一片憂慮論調中,我的問題是:如果中國和其它國家不再大舉買入美國國債,那麼誰來買?

在對美國赤字開支和債務貨幣化的一片憂慮論調中,一個問題逐漸進入視野:「如果中國和其它國家不再大舉買入美國國債,那麼誰來購買?」人們將各種投資者之間發展到極致的趨勢視爲演化,是一條單行線。我們看到的則是擺鐘。

從外面流入美國國債市場的資金流可能放緩,這似乎帶有不可避免的意味。另外,定量寬鬆——由美聯準吸收國債供應——有其限度(雖然我們認爲該限度與迄今公佈的目標數據差得很遠)。然而,擴大對美國政府債券的充足需求的藍圖早已存在,隨著選擇餘地變窄,這張藍圖本身也產生了不可避免的意味。中國也許別無選擇,只能後退;美國或許也別無選擇,只能想辦法在國內融資,爲其公民提供與主權投資者同等的稅收條件,並借鑑過去曾使民衆投資變得便捷的公債推廣措施。

隨著美國的消費支出放緩,中國以及美國的其他貿易伙伴國可能會減少美國國債的買入量,無論它們出於什麼意圖或動機。特別是,由於中國的購買據說主要是迫於貿易失衡和匯率方面的考慮,中國對美國消費者的出口下降意味著,中國可能會無法繼續以最近的創紀錄水準把多餘的美元投資於美國國債。

您已閱讀34%(451字),剩餘66%(8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