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周小川

全球貨幣的較量

FT亞洲版主編戴維•皮林:在20國集團召開峯會前夕,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提議,用一種國際儲備貨幣取代美元。中國傳遞的資訊顯然是,雖然美國霸權還不會受到嚴肅挑戰,但這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幾周前,在中國海南島外的南海海域,5艘中國船隻,其中包括兩艘拖撈漁船,圍住了美國海軍的「無瑕」號。當這艘美國監測船用消防水管做出回應時,中國船員把衣服脫到只剩下內衣褲——有些報導稱,他們甚至露出了臀部。

這是一次經過小心校正的略帶離奇色彩的對峙,激起了美國的強烈抗議。儘管它遠遠算不上軍事交鋒,但卻傳遞出一個資訊:在被認爲是自己的領海內,中國政府不準備容忍美國的例行偵查任務。

在更爲理智的貨幣政策世界,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發出了自己一個經過謹慎調整的信號。他沒有那麼直接了當,卻精心選在由發達及新興國家組成的20國集團(G20)召開峯會前夕,發表了一篇文章,提議用一種國際儲備貨幣取代美元。通過詳細而認真的分析,他建議擴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使用的賬戶單位——特別提款權(SDR)——的範圍和功能。

您已閱讀20%(350字),剩餘80%(13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