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

中國不應對G20期望太高

FT中文網經濟事務評論員吳錚:G20峯會本週即將在倫敦召開,中國作爲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保持正成長的國家,同時坐擁2兆美元外匯儲備,其一言一行都爲世界所關注。

20國集團(G20)峯會本週即將在倫敦召開,中國作爲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保持正成長的國家,同時坐擁2兆美元外匯儲備,其一言一行都爲世界所關注。上週,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連續發表三篇文章,闡述他對改革國際貨幣體系,儲蓄率差異引起全球經濟失衡等議題的看法,在全球範圍引發熱烈反響。

此次G20峯會舉行之際,正值歐美金融體系處在崩潰邊緣,全球經濟陷入困境,中國經濟也經歷了從超過10%的高成長迅速下滑的過程,物價、出口、就業等數據都顯示出全球經濟危機的深刻影響。面臨自身「保成長」目標的需要,同時也認識到全球性危機下國際合作的必要,此次G20峯會上中國可能採取怎樣的立場呢?

在實體經濟領域,中國應旗幟鮮明地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儘管中國已經推出4兆經濟刺激計劃,但中國經濟依然對外部需求高度依賴 (出口佔GDP的三分之一以上)。面對經濟不景氣,各國政府都有動機採取措施,保護和扶植本國產業。但一旦此類做法升級爲報復性貿易壁壘,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而言無異雪上加霜。

您已閱讀27%(429字),剩餘73%(118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