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金融危機

重建金融監管

美國前財長鮑爾森:我們必須從根本上改革我們的監管架構和機構,當今的金融危機爲我們真正執行這項任務提供了動力。如果我們不這麼做,我們的國家將付出更爲慘痛的代價。

在此輪市場動盪之中,美國及全球政策制定者的緊要任務是修彌金融體系並重建經濟。然而,同樣重要的是解決這場危機暴露出的嚴重弊端。這個反省與改革的過程,對於重塑信心、讓以市場爲基礎的資本主義重建我們的經濟來說將至關重要。我們必須意識到:由於危機尚未過去,我們從中汲取的教訓、需要解決的問題現在尚未顯現出來是完全可能的。不過,有許多教訓已顯而易見,而全球各國領導人——美國、歐洲、中國以及其它地區——致力於推行全面監管改革並尋求全球協作的承諾讓我充滿信心。

首先,這將是一項持續數年的重大任務。這場危機暴露出我們的金融體系在許多方面存在嚴重缺陷。旨在提高監管效力的建議涉及各個領域,從場外衍生品交易到賣空行爲,再到金融機構、投資者、抵押貸款發起機構和信貸評級機構的業務實踐。我們需要反思一種長期存在的假設,即成熟的投資者擁有必要的資金來照料自己,因此只需要最低限度(如果需要的話)的監管。在上述領域以及其它領域,必須精心設計相應的規章制度,既增強市場的穩定性,同時也遵循資本主義的基本原則:如果投資者想要獲取承擔風險所帶來的回報,他們也必須承擔冒險所帶來的負面後果。

不過,僅僅改進規章制度和市場行爲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從根本上改革我們的監管架構和機構,使其現代化。儘管各監管機構在協力應對這場動盪,但是很明顯,不同機構許可權的相互重疊、權力和管轄範圍之間存在的空白區域、能力不均以及彼此間的相互競爭,爲過度行爲在市場中的繁衍創造了環境。因此,僅僅聚焦於新的監管措施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對美國的監管體系和機構進行現代化改造。

您已閱讀19%(655字),剩餘81%(27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