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

危機中的巴黎時裝週

時日艱難就求助於傳統,這是此次巴黎時裝週的結論。設計師們不約而同體現出對希臘式卷衣的瘋狂。但一句老話也被驗證了:艱難時日也是最有創意的時候。

卷衣和白襯衫黑褲子

當時日艱難時就求助於傳統——這是從巴黎時裝週得出的明顯結論。在巴黎,似乎每一位披掛著布料的設計師都體現出對卷衣(注:包纏式褶紋衣)的瘋狂。好吧,如果這對希臘人、馬德琳•維奧內(Madeleine Vionnet)、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和伊曼紐爾•溫加羅(Emmanuel Ungaro)足夠好的話(我們這裏只談論原創設計師,並非品牌),爲什麼不應該對我們足夠好呢?畢竟,披掛上一塊布料技巧性地掩蓋了身體上的許多不足,同時沒有增加一盎司的重量。正如巴黎世家(Balenciaga)的尼古拉斯•蓋斯基埃(Nicolas Ghesquière)指出的那樣,儘管卷衣起源於古雅典,但巴黎有與此有關的東西。是的,你的卷衣可能會看起來像巴黎歌劇院(Opéra Garnier)的窗簾——沒有哪位女士願意像窗戶裝飾品。但這裏是一點優雅,那裏是一個時髦的打結,正是這樣:阿佛洛狄忒(Aphrodite)遇到了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恩,這聽起來有些怪異,但它看起來非常漂亮。

高/低在上週的巴黎被賦予新的含義:它與文化無關,而是關於金融和美學的。Gabrielecorto Moltedo在他的位於皇宮花園(Palais Royale)的新店中表示:「人們正購買非常昂貴或非常簡潔的東西。」他指的是兩款最大的秋季物品:標價2000歐元的蟒蛇皮hobo包和最簡潔的Bosco信封小晚包,帶著一個形狀爲葉子上的瓢蟲的拉鍊,價格僅爲400歐元。不過,用軟羊皮做成的hobo包價格爲790歐元?他說:「買的人不多。」的確是這樣。

您已閱讀41%(683字),剩餘59%(9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