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爲銀行紓困?

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索羅斯:歐巴馬政府現在面臨的兩難選擇是:將銀行部分國有化;或讓它們保持私有,但將其有毒資產國有化。兩種做法各有利弊,我偏向於前者,而政治現實正推動歐巴馬政府走向後者。

儘管細節尚未敲定,但這種方法回到了美國前財長漢克•鮑爾森(Hank Paulson)最初提出(但最終放棄)的方案。它有著相同的缺點:有毒證券明顯難以估價。引入一個重量級買家的結果不是價格發現,而是價格扭曲。

此外,那些證券並非同質的,這意味著,即使是通過拍賣也會由於逆向選擇而使集合銀行得到劣質資產。即便人爲地抬高價格,大部分銀行也承受不起將剩餘的資產組合按市價計量,因此,它們必須得到一些額外的救助。最有可能的解決方案是對它們的資產組合進行「隔離保護」,由美聯準吸收超過一定限度的虧損。

這些措施如果實施的話,將會令納稅人付出巨大代價,換取爲銀行提供人爲的生存支持,卻不會促使銀行恢復以有競爭力的利率放貸。銀行將需要長時間的豐厚利潤和陡峭收益率曲線來重建自身的股本。

您已閱讀28%(332字),剩餘72%(8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