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細節尚未敲定,但這種方法回到了美國前財長漢克•鮑爾森(Hank Paulson)最初提出(但最終放棄)的方案。它有著相同的缺點:有毒證券明顯難以估價。引入一個重量級買家的結果不是價格發現,而是價格扭曲。
此外,那些證券並非同質的,這意味著,即使是通過拍賣也會由於逆向選擇而使集合銀行得到劣質資產。即便人爲地抬高價格,大部分銀行也承受不起將剩餘的資產組合按市價計量,因此,它們必須得到一些額外的救助。最有可能的解決方案是對它們的資產組合進行「隔離保護」,由美聯準吸收超過一定限度的虧損。
這些措施如果實施的話,將會令納稅人付出巨大代價,換取爲銀行提供人爲的生存支持,卻不會促使銀行恢復以有競爭力的利率放貸。銀行將需要長時間的豐厚利潤和陡峭收益率曲線來重建自身的股本。
您已閱讀28%(332字),剩餘72%(8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