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線路」如何改頭換面?

因經常晚點和過度擁擠,倫敦地鐵北線被乘客稱爲「悲慘線路」,但運營北線的所有三家公司都認爲仍存在相當大的改進空間。他們提高車門維修質量,更換軌道和重新設計列車時刻表。不過問題的真正解決可能需要等到2012年初引進新的信號系統之後。

法國公司阿爾史東(Alstom)負責維護北線地鐵列車,該公司提供的更好的車門維護服務,是地鐵北線得以運轉的因素之一。北線線路較長且路線複雜,運載的乘客數量比其它線路更多。該線路於1890年開通,包括世界上深層地鐵隧道中最古老的部分。因經常晚點和過於擁擠,乘客稱其爲「悲慘線路」。

這種印象可能難以消除。實際上,負責北線運營的三家公司——阿爾史東、負責維護線路基礎設施的私人企業Tube Lines和公營部門倫敦地鐵公司——的經理們都承認,這條線路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不過,北線已成爲參與各方合作時,公私合營和私人財務協議如何帶來益處的一個範例。它還顯示出,全面調整財政激勵措施及對一個複雜交通系統中明顯棘手問題長期形成的做法進行重新審查的強大效力。

您已閱讀19%(323字),剩餘81%(13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