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早就變了。以滙豐銀行(HSBC)的CLOG指數來衡量,風險厭惡較10月末的峯值水準有所減輕,但幅度甚微。衰退已攫住包括新加坡在內的一些經濟體,還有更多經濟體將會跟隨。外國基金仍在平倉,逃向安全港。孟買的恐怖襲擊,泰國主要機場遭圍攻,均提醒著世人:亞洲絕非祥和之地。各國政府和央行無力扭轉局面。至少半打的財政刺激方案和大刀闊斧地的息,都幾乎未能打動投資者。
一些看漲人士並未被嚇住,他們偵察到亞洲股市的底部。總體而言,亞洲企業負債輕於西方同行。企業盈利應會受益於貸款成本下降、減稅(這是財政措施的一部分)以及石油和其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人們的普遍預期是:摩根史坦利不包括日本的亞太指數的成分股公司明年收益將成長近6%。按當前水準來看,股價確實顯得便宜。預期本益比爲8.7倍,回到1991年的水準。唉,可是拋售還在繼續,說明機會並不怎麼誘人。道理很簡單:在世界病怏怏的時候,投資於依賴全球需求擴張的企業無疑是大膽的。
您已閱讀91%(407字),剩餘9%(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