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石油危機

國際能源署執行幹事田中伸男指出,高能源價格已然出現,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在電力行業有一個範式轉換。環境網站「中外對話」運作和發展主管譚•科普塞報導了田中伸男的觀點。

國際能源署(IEA)執行幹事田中伸男是能源方面的世界級權威,他所領導的機構爲28個發達國家擔當能源政策顧問。因此,當田中最近說,「我們不能再期望低能源價格了」,而且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在能源生產上來一個「範式轉換」,能源前景顯然正在發生變化。

這種變化的核心就是石油。爲了應對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機,國際能源署應運而生。在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期間,田中是日本代表團的成員。他在9月於愛爾蘭都柏林舉行的亞歐環境論壇上發言時表示,我們正經歷第三次石油危機:一個「供不應求」和油價波動越來越大的時期。石油需求強勁成長、上游瓶頸、剩餘產能不足以及不斷變化的政局攪在一起,造成了這種局面的形成。

世界石油支出佔GDP的百分比如今達到了與第二次石油危機時同樣高的水準。長期來看,前景依然沒變:油價將保持高位。不過,中國和其他的亞洲國家乃首次面臨著這些壓力。由於需求處於歷史低位,這些國家未受到先前石油危機的衝擊。當前的情況還摻雜了中國和印度的政府石油補貼。

您已閱讀24%(422字),剩餘76%(13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