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戰出使的利益盤點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丁果:如果亞太峯會上的「連胡會」,能讓擁有鉅額外匯存底的北京和臺灣在經貿方面攜手,則對協助亞洲抵禦國際金融風暴具有相當的正面意義。

相反,這次峯會引發媒體關注的一個亮點,則是臺海兩岸的連胡會。大中華區的兩個經濟體的如此互動,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狀況。

兩岸從過去的敵對狀態,變成如今的握手言歡,是因爲馬英九上臺後實施新的兩岸政策,而海協會長陳雲林的歷史性登臺,開啓了三通,也開啓了兩岸的新階段。

在這個階段,有三個重大的特點,第一個是兩岸統獨之爭的戰火硝煙會暫時湮滅,緊張關係會大幅度緩解,「互不否認」將代替「一中各表」成爲新流行語;二是兩岸外交休兵漸成常態,除了梵蒂岡有自己的計劃,與北京終要建交,其餘國家,北京也會放棄挖牆角,聽其自然;三是兩岸在全球化方面的經濟互動有了一個全新的發展可能,這對臺灣開拓「經濟外交的空間」,意義重大,其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樂見國民黨榮譽主席,原副總統,行政院長,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連戰,代表臺灣出席這個月下旬召開的亞太經合峯會。北京以往對臺灣峯會參與者的限制非常嚴厲,最高層級也就是部長,著名企業家,科學家,包括林信義,李遠哲,張忠謀等人而已,副總統級別的一類擋在外頭,不得其門而入。

您已閱讀30%(440字),剩餘70%(10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