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則不同,中國的銀行正在擁抱以前沒有用過的方法,其中包括屢遭非議的證券化。中國第二大銀行——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將要發售中國首批由商業按揭支持的證券,從中籌集大約3億美元資金。
中國一反全球銀行業「迴歸基本原則」( back-to-basics)的趨勢,有兩條好的理由。首先,進一步發展資產支持證券市場,有助於減輕目前成長融資過於依賴銀行貸款和股市的狀況。中國建設銀行在3年前首次運用資產支持證券的概念,安排了一筆由住宅按揭支持的小額交易,但嚴格說來該市場仍處於試驗狀態,有待於一套恰當的法律、稅務和會計機制出臺。根據穆迪(Moody's)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新發行了20億美元(的資產支持證券),僅爲同期印度發行量的四分之一,南韓的八分之一。
其次,中國還真有這種證券的買家(儘管這些買家幾乎全是其它銀行,而非保險公司或養老基金)。在歐洲,今年上半年商業按揭支持證券的發行總量驟減91%,跌至僅30億歐元。在其它地方,違約數目上升和越來越多貸款列入關注名單意味著,投資者對於增加房地產風險敞口的胃口有限。
您已閱讀74%(474字),剩餘26%(1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