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當「大衛•斯特恩同志」拎著一袋子NBA全明星賽錄像帶,在央視東門等候召見時,只怕想不到他當時推銷的是一個帝國。一聲「大衛•斯特恩同志在哪兒?」,算是給他更給NBA打開了一扇通向中國媒體市場的大門,纔有了「CCTV+NBA20年」的聯合LOGO,其餘故事無須贅言。
20年後,大衛•斯特恩同志在被次貸危機打擊得哀鴻遍野的倫敦登高一呼,卻呼得讓人云山霧罩。NBA要在中國建12座球館?能夠達到NBA使用標準的球館?下至中國籃協上至體育總局的領導們還都不知道這事呢。在哪兒建?什麼時候建?建好後如何保證良性運營?球館裏頭裝什麼內容?
從紐約殺到倫敦,斯特恩是在歐洲前線現場推廣NBA,這裏的季前賽正吻合半年前全明星週末上斯特恩代表NBA表白的「進軍歐洲」概念。只是一週前在紐約,面對經濟環境極度惡化的現實,斯特恩也委婉地承認,NBA的全球化擴張速度可能不會像預想的那麼快,但他同時強調,NBA經濟不完全依託美國市場,「現在中國已經成爲了我們的重要市場之一,中國經濟就沒有那麼容易被次貸危機裹挾……”
您已閱讀32%(449字),剩餘68%(95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