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問題在中國可能尤其嚴重。中國正在挑戰南韓全球最大造船國的地位,但中國許多新成立的造船企業屬於私人所有,需要籌集更多資金進行擴張。
造船企業的問題來自航運和銀行兩個行業:貿易放緩,再加上銀行無力或不願爲船舶訂單提供融資。全球大宗商品航運成本基準指數——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BDI)已跌至4個月前水準的四分之一。
「我們(看到)銀行正退出新船融資業務。」香港船東會執行董事包榮(Arthur Bowring)表示,「在經濟這麼不確定的時期,造船產能發展到這麼龐大,十分堪憂。」
您已閱讀41%(238字),剩餘59%(34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