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普丁的沙皇夢

專欄作家斯蒂芬斯:在中國積極融入世界秩序之際,俄羅斯卻入侵喬治亞,表現出武力高於規則的思維模式,這是西方的過錯,還是普丁的大俄羅斯夢在作祟?

當然,在這裏,「我們」指的是美國和其比較固執的歐洲盟國,例如英國。要是在柏林圍牆(Berlin Wall)倒下之後,美國政府能對俄羅斯好一些;要是在前蘇聯解體之後,西方沒有令莫斯科蒙羞,便不會出現這種局面。

想必我們現在能夠認識到,允許前蘇聯帝國的附屬國行使民主選擇權,加入獨立國家的行列,是多麼嚴重的挑釁行爲了吧?允許它們處於北約(Nato)的安全庇護下,加入歐盟爲人民尋求繁榮之道,同樣如此。誠然,若要拋棄冷戰後的和平,沒有比這更處心積慮的做法了。

這張聲音刺耳的唱片,被俄羅斯總理一再播放,如今又被俄羅斯名義上的總統德米特里•梅德維傑夫(Dmitry Medvedev)重複。不幸的是,它還在一些歐洲人中間獲得了共鳴,這些人寧願姑息普丁,而不願支持鄰國的自由。

您已閱讀16%(330字),剩餘84%(17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