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企業要利潤還是要道德?

亞洲商界領袖需要清醒一下了,就像聚光燈下的兔子一樣,面對西方有關公司治理和商業道德的小題大做,他們似乎真的迷惑了。西方要求亞洲商界領袖解釋他們在公司責任、公司治理、環境管理和商業道德等方面的行動,而他們總是對此懷疑,因爲他們自己的政府沒有向他們提出這樣的要求。

對中國石油集團中海油(CNOOC)來說,孤注一擲競購美國能源集團優尼科(Unocal)就是個教訓。它表明,光有錢還不能搞定交易,特別是外界懷疑它可能從其國有母公司處輕易得到貸款,而這正是公司治理和商業道德爭論的核心所在。美國政府還有其它考慮,但上述問題掀起了一場政治風暴,讓這場爭論陰雲密佈。

優尼科事件讓亞洲商界領袖納悶,除了西方向世人鼓吹的公開市場、自由貿易、良好治理以及道德風氣,亞洲企業是否還適用不同的規則?但亞洲企業的崛起已引起其它地區的不安,還引發了有關將業務外包給印度以及來自中國競爭的爭論,如果亞洲企業要在全球市場生存下來,它們就必須學會忍受公衆對企業商業道德的關注。很多跨國企業將亞洲視爲機會的源泉,但它們也將在商業道德和公司社會責任方面接受巨大挑戰。

您已閱讀31%(464字),剩餘69%(104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