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讓貨幣自由交易的承諾,看來一天比一天更有份量。人民幣匯率制度從盯住美元轉向有管理的浮動三週來,中國政府在忙於創造條件,以進一步推動匯率自由化。昨天它又邁出了一步,披露了人民幣匯率參考的「一籃子貨幣」的組成。
但在這一切的背後,中國仍擁有明顯的控制權。它披露的參考貨幣籃子是一個相當多元化的組合,包含泰銖和俄羅斯盧布,但沒有透露權重。基於雙邊貿易狀況,人們假定,貨幣籃中美元佔約30%的權重,歐元和日元各佔20%。但中國官方點了韓元而沒有新臺幣,表明這一切是多麼脫離實際(新臺幣也應與韓元一樣,獲得10%左右的權重,但臺灣不被中國視爲另一個國家)。韓元自身不是完全可兌換的。因此,美元仍將是錨定貨幣。
在增加獲准在大陸經營人民幣遠期交易的銀行數量時,中國政府的做法也同樣謹慎。這應能改善流動性並促進透明的市場定價。但這方面的許多基礎設施仍未到位,包括結算所需的基礎設施。波動性、合適的做市商,以及用作基準的合理收益率曲線等,也同樣缺乏。中國正朝更具彈性的匯率體系前進,但步伐沉著。目睹過亞洲貨幣危機的投資者應該得到一絲安慰。
您已閱讀92%(461字),剩餘8%(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