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量化寬鬆正在悄然迴歸嗎?

儘管美聯準正在縮減債券購買計劃,但它仍在通過其他手段提供刺激。
本文作者是Crossborder Capital董事總經理,著有《資本戰爭:全球流動性的崛起》(Capital Wars: Rise of Global Liquidity)

對許多投資者來說,今年是慘淡的一年。據我估計,到目前爲止,2022年全球投資者在住房和金融資產方面損失了23兆美元的財富。這相當於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2%,令人不安的是,這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中損失的18兆美元。

不過,希望明年對資產來說不會那麼糟糕,因爲全球流動性週期正在觸底。我的部分理由是,各國央行支持市場的量化寬鬆(QE)計劃不可能迅速逆轉,因爲金融業已變得如此依賴寬鬆的流動性。量化緊縮(QT)的行爲本身就會產生系統性風險,導致需要更多的量化寬鬆。

我們追蹤快速變化的全球流動性池,即在金融市場上流動的現金和信貸總量。這個資金池(目前約爲1700億美元)的漲落影響,可以從央行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支持市場的計劃——量化寬鬆——中看到。後者在2020年至2021年期間推動了另一個「一切都在上漲」的泡沫。但一旦政策制定者在2022年初踩下剎車,引發了近10兆美元的流動性下降,資產市場就崩潰了。

您已閱讀29%(494字),剩餘71%(11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