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英鎊

不要再給英鎊崩潰找藉口了

與其把英鎊崩潰歸咎於強勢美元、英國央行或對沖基金,不如把矛頭轉向被錯誤命名的「小預算」。對市場不友好的政策組合纔是更明顯的罪魁禍首。

當一種貨幣陷入危機時,人們通常會尋找替罪羊。8年前,在迦納,「侏儒」和「黑魔法」爲其貨幣塞地的崩潰承擔了部分責任。在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經常抨擊一個神祕的「利率遊說集團」,稱其試圖打壓其貨幣里拉。在這兩個例子中,對市場不友好的政策組合是更明顯的罪魁禍首。

現在,英鎊正在遭受金融市場譴責的刺痛。像其他所有主要貨幣一樣,數月來,英鎊兌美元一直處於壓力之下。(對於那些喜歡「買美元,戴鑽石」這句老話的人來說,能源獨立和鷹派央行是件好事)。但是,上週五,不幸被錯誤命名的「小預算」將英鎊牢牢推向了邊緣。

英鎊兌美元大幅下跌3.5%,先前英國新任財政大臣夸西•夸騰(Kwasi Kwarteng)削減了稅收,並增加了借貸,以刺激經濟成長,併爲該國應對能源危機提供資金。

您已閱讀22%(359字),剩餘78%(12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